七月未時 作品

第一百六十五章:大軍壓雲,一切阻礙,殺!殺!殺!

    “敢問諸位愛卿,這是為何?”

    永盛大帝出聲,提到了另外一件事情。

    江南賦稅。

    這件事情可不是小事,當然也不是最近發生了什麼,而是自他登基之後,整個江南賦稅就出了大問題,年年稅收下降。

    明明是最為繁榮之地,可近些年所收之稅越來越少,既無天災,也無人禍,朝廷更是年年撥款,修橋建路,而且江南一帶更是有兩條大河左右相伴。

    理論上不說年年遞增多少,但也絕對不會下降。

    這其中定有貓膩。

    而且牽扯勢力也絕對不是一星半點,這朝堂當中的文武百官,估計有一半牽扯在內。

    永盛大帝明白。

    但他隱忍不動,因為騰不出手來針對這件事情,眼下有時間了,也有底蘊和實力了,自然要處理這件事情。

    一時之間,大殿內顯得無比安靜,一個人都不敢說話了。

    “何愛卿,你覺得呢?”

    永盛大帝繼續問道。

    “回陛下,江南一帶的確良田繁多,而且有河道相伴,貿易來往繁榮,只是江南一帶稅收,自太祖開始,便有賦稅減免惠策,再者我大夏商稅不算重稅,二十稅一。”

    “而且江南一帶,商戶散亂,大抵都是些散商交易,雖看似繁榮,可卻難以管理,從而稅收年年下降。”

    何言出聲,給予官方的回答。

    江南一帶賦稅減免是有來由的,江南一帶當初是南國,南國君主為人慷慨,心胸寬闊,太祖當年收復南國,沒有動刀兵便將南國拿下。

    而南國君主只有一個要求,那就是大夏建國之後,希望太祖善待南國子民,減少糧稅。

    故而太祖立下誓言,建國二十年後,必然江南一帶繁榮而盛,並且減少糧稅。

    後來舉國之力,的確讓江南富裕起來,可江南是富了,國庫卻空了。

    也是一個棘手問題。

    然而,聽著何言所說,永盛大帝卻不由冷笑一聲。

    “當真是可笑。”

    “一句管理不當,便是緣由?”

    “何言,朕現在命你重整江南一帶稅收,給朕徹查到底,江南一帶官員敢如此收稅,必有人在暗中包庇,官商勾結。”

    “三個月後,若沒有任何結果,你這戶部尚書也到頭了。”

    “退朝。”

    永盛大帝起身,他冷冰冰的說完這話,而後直接離開。

    而這句話,卻讓滿朝文武如墜冰窖。

    尤其是何言。

    更是感到前所未有的壓力。

    雖然不知道永盛大帝是不是拿江南賦稅之事當做滅佛的擋箭牌,但不管如何,永盛大帝是動怒了。

    而與此同時。

    距離顧錦年出京,已經過了兩個時辰。

    京都四百里外。

    大軍奔襲,同時也傳來一道道軍報之聲。

    “侯爺,王鵬傳來情報,沿路六百里內,所有寺廟僧人已經還俗,但唯有一座寺廟,死守不走。”

    徐進開口,告知前方情況。

    王鵬率領三千精銳,在前方提前做事。

    “殺。”

    顧錦年淡淡開口,眼神當中沒有半點感情。

    聽到這話,徐進到不覺得什麼,顧錦年之前就說了要滅佛,有人敢找死,他們也無懼。

    “遵令。”

    徐進不囉嗦,立刻讓人將情報傳出。

    如此,大約一個時辰後。

    一座寺廟當中,數百位僧人目光堅定,他們坐在寺廟內,根本無懼一切,主持更是誦唸經文。

    也就在此時,王鵬的聲音冰冷無比。

    “傳侯爺之令。”

    “不從者,殺無赦!”

    隨著冰冷的聲音響起,三千鐵騎直接踏入寺廟當中。

    戰刀無情,鮮血四濺。

    慘叫聲在這一刻響起,一些僧人更是露出驚恐之色。

    “主持,主持,你不是說他們只是嚇唬嚇唬人的嗎?”

    “主持,救我,救我啊。”

    “阿彌陀佛,老衲願意還俗,老衲願意還俗。”

    剎那間,寺廟當中響起無數聲音,有僧人徹底慌張,嚇的六神無主,有的僧人更是四處逃竄,叫苦連天。

    可大夏的戰刀,沒有一點情面可講。

    軍令如山。

    不到片刻鐘,一道道聲音響起。

    “報,將軍,全寺上下,無有生還者。”

    隨著這道聲音響起,戰馬上,王鵬淬了口唾沫在地上,隨後開口。

    “燒乾淨,留下二十人貼告示,其餘人跟我走。”

    王鵬不囉嗦,抓住韁繩,直接朝著前方繼續走。

    而如此。

    轉眼之間,一天的時間過去。

    大夏京都滅佛之事,也徹底傳遍了整個東荒境,包括佛門也已經知曉了。

    一時之間,就如同一塊巨石一般,砸向平靜的池中,引起巨大的漣漪。

    “佛門無錯,為何滅佛?”

    “佛門僧人,度化亡魂,此乃天地正道也,為何滅佛?”

    “好端端為何滅佛?”

    一開始,只是一些質疑之聲,許多人都不理解大夏為何滅佛,在世人眼中,佛門並沒有做什麼錯事,相反佛門僧人,還會去超度亡魂,為百姓解難。

    自然而然,人們不理解,哪怕是大夏百姓也不太理解。

    可隨後,一些言論出現,是有心之舉。

    “佛門千不該,萬不該得罪了顧錦年啊。”

    “是顧錦年與佛門有恩怨,佛門慈悲為懷,不希望這天地之間有太多殺戮,卻沒想到,顧錦年為了建功,不惜屠殺一寺,為的就是能坐穩侯爺這個位置,如今東窗事發,才要滅佛。”

    “因一己私慾,發動滅佛,這就是大夏第一侯的作風?若真有本事,為何不去滅魔?滅妖?”

    “還別說,據傳聞大夏第一侯,顧錦年與魔門絕世強者有關聯。”

    “真的假的啊?”

    “不止如此,傳聞這顧錦年並不是偶然開竅,而是魔門強者與他聯手,奪取他人才氣,為他開竅,故而顧錦年才華橫溢,否則的話,怎麼十年前還是個紈絝,十年之後突然一下變得如此聰慧?”

    “還真有這個可能性,看看顧錦年現在的情況就知道了,充滿著殺戮。”

    諸多聲音響起。

    這些聲音當中,大部分都是有意之舉,是有人出面,想要混淆視聽。

    不過,這天下也不缺少智者。

    有不少人也出聲,述說佛門的不是,認真分析這次滅佛的原因,也為顧錦年說了諸多好話。

    但可惜的是,這種聲音被這群人無視。

    原因很簡單,這批人就是故意帶節奏的,他們受益,就是給顧錦年潑髒水。

    不過這群人的數量終究不多,再加上大夏王朝也在謠言四起之時,下達聖旨。

    將佛門十大罪狀列出,而後昭告天下。

    佛門之過,最嚴重的就是三條。

    其一,不納稅。

    佛門圈地,王朝都有審批,基本上不會有太多地,夠自己吃喝就行。

    但佛門卻大肆圈地,這是在變相的魚肉百姓,饞食大夏國庫。

    其二,勞動力減少。

    年輕人去當僧人,不去耕地,不去務農,看似為世間正道,可若人人都去當僧人,誰來種地?糧食來自何處?國家還要不要發展?

    其三,斂財。

    百姓銀兩紛紛送往功德箱,可大夏發生多少次天災人禍?境內佛門又捐贈了多少?

    這些銀兩,都不是被這些佛門中人拿去吃喝享樂去了?

    這三條是最為嚴重的,待聖旨昭告之後,局勢瞬間逆轉,不少百姓認可這道聖旨。

    支持滅佛。

    只不過,輿論局勢控制好了,其他一些局勢卻又發生了。

    聖旨昭告天下之時,扶羅王朝,大金王朝,聯合東荒境諸多小國使臣,一同向大夏王朝施壓。

    認為決不可滅佛。

    有違天理。

    尤其是扶羅王朝,態度最為強硬。

    此時此刻。

    大夏皇宮內。

    諸國使臣站在大殿當中,扶羅王朝使臣一馬當先,朝著永盛大帝開口。

    “聖上。”

    “大夏決不可滅佛,佛門乃是天地認可之修,他們身懷天命氣運加持,倘若大夏滅佛,必將給予國運削減。”

    “不止如此,若大夏當真滅佛,這氣運會影響到整個東荒境,到時候天災人禍,會降臨諸國,如此後果,敢問大夏聖上,能負責嗎?”

    扶羅使臣態度很強硬,給人的感覺不是過來商談,而是過來興師問罪一般。

    “大膽。”

    “爾等當真放肆,見我大夏聖上,竟敢如此大聲?”

    刑部左侍郎,顧冷的聲音響起。

    他斥責扶羅使臣,目光冰冷。

    區區一個使臣,面見大夏聖上,竟然在朝堂之上如此大聲?這是大不敬之罪。

    面對顧冷的斥責,扶羅使臣微微皺眉,他也是情急之下才會如此。

    可就在此時,大金使臣開口了。

    “大夏聖上,扶羅使臣情急之下,才會如此,還請聖上原諒,想來以聖上的氣魄,應當不會與我等這些臣子計較。”

    “大夏聖上,我大金陛下希望能夠調和此事,希望大夏不要滅佛。”

    大金使臣立刻出來打圓場,他朝著永盛大帝一拜,隨後道出大金王朝的想法。

    龍椅上。

    永盛大帝面無表情。

    的確,他不計較這些使臣的態度,沒有這麼小心眼,可這不代表對方就可以這般大吼大叫。

    “調和?”

    “又是調和?”

    “邊境十二城,你們要調和,現在大夏滅佛,爾等還要調和?”

    “這是大夏的國事,什麼時候輪得到你們插手?大金王朝的手,未免伸的太遠了吧?”

    “今日諸國前來,朕是不是可以理解,爾等是來威脅朕的?威脅大夏王朝的?”

    永盛大帝面色冰冷,望著這些人,如此說道。

    “請大夏聖上息怒,我等自然沒有這般意思。”

    “只是滅佛之事,涉及太大,倘若當真滅佛,影響的只是大夏王朝,我等一語不發,這是大夏王朝的國事,我等的確不會參與,可如若大夏滅佛,引來天災。”

    “涉及到東荒境,請問聖上,這該怎麼辦?”

    “是否是說,大夏王朝會給予賠償?倘若聖上是這個意思,我等立刻離開,回國覆命。”

    對方開口,而且極其刁鑽尖銳,用這種方式來摻和這件事情。

    “可笑。”

    “大金王朝,曾經可沒少做過這種事情,大夏開元二年,大金王朝洩洪,使得我大夏王朝兩岸淹死無數百姓,敢問大金王朝有沒有補償過我大夏王朝?”

    禮部尚書楊開的聲音響起,他當仁不讓站了出來,詢問這件事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