七月未時 作品

第一百三十三章:孔家大難,三方和談,國庫空虛,就你也配給朕外甥賜字?

    匈奴王庭。

    端坐在王座之上。

    匈奴王看著手中的密信,眼神當中充滿著憤怒與不甘。

    “為何!”

    他低聲怒吼。

    大金王朝,要讓自己歸還十二城。

    他不甘心啊。

    “父皇。”

    “怎麼辦?”

    匈奴皇子開口,望著自己的父親,如此問道。

    “怎麼辦?”

    “還能怎麼辦?”

    “如若失去大金王朝的援助,匈奴國怎可能與大夏開戰?”

    “難不成當真等著大夏馬踏王庭?”

    匈奴王開口。

    實際上,如若大夏王朝與匈奴國開戰,匈奴國完全有抵抗的能力,可能結果終究是輸,但大夏王朝也會因此付出極大的代價。

    所以,大夏王朝不敢開戰,同樣的匈奴國也不敢真正全面戰爭。

    這就是大國之間的制衡之道。

    匈奴國身後有大金王朝與扶羅王朝扶持,大夏王朝也不敢動彈,而有了這兩個王朝扶持,匈奴國則可以做很多事情。

    現在大金王朝不給予支援,對於匈奴國來說,就是滅頂之災。

    “可若是歸還十二城,不戰而敗,一來動搖軍心,二來大夏王朝得寸進尺,該怎麼辦啊?”

    匈奴皇子問道。

    “大夏王朝不會如此的。”

    “倘若當真這般,那就決一死戰。”

    “雖沒有大金王朝的支撐,但我匈奴國也無懼。”

    匈奴王硬著氣出聲。

    眼下他的確沒有什麼辦法,只能硬著頭皮喊兩句了。

    總不可能現在殺出去吧?

    “對了,你喊上你三哥,去一趟扶羅王朝和大金王朝,帶著禮部的人,這件事情看看還會有轉機否。”

    匈奴王繼續出聲。

    “敬遵王令。”

    後者也不囉嗦,直接離開。

    等他離開後。

    不多時,一道身影也緩緩出現在大殿之外。

    “臣,拜見王上。”

    是孔家的大儒。

    準確點來說,他現在已經不是大儒了,而是一個養氣境的讀書人。

    “愛卿請入。”

    匈奴王出聲,雖然對方不是大儒,可背後依舊還有孔家的身影。

    他也不敢怠慢。

    “王上。”

    “臣,今日前來辭官。”

    後者開口,望著匈奴王如此說道。

    聽到這話,匈奴王臉色不由一變。

    “先生,是本王哪裡做錯了嗎?”

    “還是誰招惹先生了?”

    匈奴王忍不住開口,望著後者,臉上有些不安,畢竟匈奴國本身就有些人才凋零,現在又要走一個,他如何能安心?

    “非也。”

    “只是族內有令,讓我不得不撤離匈奴國。”

    他開口,顯得有些難受。

    實際上他也不想離開。

    在孔家,他雖是核心之人,可在核心當中,他屬於底層,來了匈奴國後,被奉為座上賓,可以說吃香喝辣的,真正的人上人,就連匈奴國的皇子,都不敢對自己有半點不敬。

    現在讓自己離開匈奴國,他是一千個不願意。

    可沒辦法,族內有令,必須要回去,不得牽扯其他是非,除非捨棄孔家身份。

    “族內有令?”

    “先生,匈奴國不可離開你啊,再者,祭魂之事也快結束,在這個關鍵點離開,匈奴國當真要絕滅生機。”

    “還請先生留下,本王願意給予先生一切,懇求先生留下輔佐本王啊。”

    匈奴王幾乎要落下眼淚,懇請對方留下。

    “王上。”

    “並非是臣要離開,而是族中之令,不可不顧,族內只怕也是因為這祭魂之事,所以才要求臣迴歸孔家。”

    “臣,無法抗拒。”

    後者落淚,他是真心不願意離開,可沒辦法啊。

    “先生。”

    “有些話本王不應該說,但此時此刻,不得不說了。”

    “孔家如今已經元氣大傷,大夏的孔家,再也不是曾經那個孔家了。”

    “倘若先生願意,為何不在我匈奴國立新的孔府?請先生放心,匈奴國往後世世代代,供奉孔廟,封先生為新的傳聖公,世襲罔替。”

    “不知先生,可否留下?”

    匈奴王開口,甚至他開出極其豐厚的條件,幫助對方建立一個新的孔府。

    不得不說,這句話讓孔奕有了想法。

    重新建立一個孔家?

    這.......的確可以啊。

    他有些沉默。

    而匈奴王乘勝追擊道。

    “先生,從來沒有人說過,大夏的孔家,就一定是正統。”

    “再者,孔聖怒罰孔家,罰的也是大夏孔家,與您無關啊,您只是受到牽連罷了。”

    “說句難聽點的話,大金王朝,扶羅王朝,大夏王朝有很多人都被孔聖嚴罰了。”

    “是否是說,天下人都有錯?”

    匈奴王緩緩引誘,使得孔奕心中誕生了一個想法。

    “建立新府,有些欺師滅祖。”

    “不過,臣倒也不是不可以留下。”

    “王上如此誠懇,聖人言,臣不可辜君,天地君親師,臣若離去,則是最大的背叛,不為君子也,那臣修書一封,脫離大夏孔家。”

    “還望王上,不嫌臣一個白丁之身。”

    孔奕開口,他的確心動了。

    而且匈奴王說的一點沒錯。

    大夏王朝的孔府,已經徹底失去了底蘊,各地又不是沒有比大夏孔府優秀的人才,只不過聖器在大夏孔府,外加上孔聖出自於曲府。

    所以定孔家祖宅於曲府。

    如果沒有發生這件事情,孔家讓自己回去,他還真不敢脫離孔家,因為孔家象徵太大了。

    現在就不一樣了,自己如若脫離,好像.......並沒有什麼損失吧?

    大不了在匈奴國建立一個新的孔府。

    成為匈奴國的傳聖公,何樂而不為?

    的確,當這個想法出現在腦海當中後,瞬間瘋狂蔓延。

    “豈敢嫌棄。”

    “在本王眼中,先生勝過一切。”

    “那先生何時修書一封?”

    匈奴王十分喜悅。

    可內心卻充滿著冷冽,區區一個孔奕,在他眼中算的了什麼?

    以往,藉助孔家的勢力,他很在乎,因為這是自己與孔家的橋樑。

    可現在,孔家元氣大傷,需要給面子嗎?自己完全可以拿捏。

    之所以留他下來,主要還是因為祭魂之事。

    “等祭魂之後,再修書吧。”

    “這幾天,孔家也要忙活諸多事情,一時半會不會催趕臣,祭魂結束後,再與孔家攤牌,否則提前去說,怕孔家出手干擾。”

    孔奕出聲,直接開始防備自己家族的人了。

    這就是惡性循環。

    用利益控制人心,最大的壞處就是,當你無法給出利益後,他便會噬主。

    現在就是這樣的,孔家想要洗心革面了,打算從頭開始,結果大家會答應嗎?

    上面人知道事情有多嚴峻,下面人可不管,動了他們的利益,管你族長不族長。

    你還能怎樣?

    之前還好,有聖器在,外加上主要權力的人都在孔家,各個大儒鎮守,相當於中央集權。

    現在聖器沒了,儒道境界被削了,再加上孔家得罪了不少人,只怕接下來各大王朝都會對孔家出手。

    牆倒眾人推就是如此。

    “先生為我匈奴國百姓,此乃大義也。”

    匈奴王再次落淚。

    不過他心中也有想法,等祭魂之後,如若孔奕聽話,那就留著,如若孔奕不聽話,就讓他說不出話來。

    簡單明瞭。

    與此同時。

    大金王朝。

    大金帝王有些遲暮,他坐在龍椅上,面前坐著一位高僧,乃是大音寺四主持之一。

    “朕已通知匈奴國,歸還十二城。”

    “其條件為讓佛門東渡。”

    “答應你們佛門的事情,朕已經完成了,佛門金蓮,還要多少年?”

    大金帝王清微咳嗽著,他目光平靜,卻顯得銳利。

    “多謝陛下。”

    “請陛下放心,待佛門東渡,獲得天地氣運後,八寶池內,便會誕生佛門金蓮。”

    “到時貧僧會親自將佛門金蓮送來,為陛下續命。”

    後者開口,平靜說道。

    “好。”

    “若有佛門金蓮,從今往後,大金王朝與西方佛門共享氣運,朕,說到做到。”

    聽到這個答覆,大金帝王也露出喜色。

    他看似年輕,可實際上早已經是金玉在外,敗絮其中,已經枯竭,生命即將走到盡頭,所以他需要佛門金蓮來續命,再續百年韶華。

    這樣一來,他有自信,使得大金王朝走上輝煌之巔峰。

    “陛下,貧僧唯一擔心的便是,大夏王朝不同意東渡。”

    “倘若大夏王朝拒絕,又該如何?”

    後者開口,並沒有因為大金皇帝的答應,從而顯得極其喜悅。

    “那就開戰。”

    “匈奴國是一把銳利的刀子,而且匈奴國的祭魂也即將完成,一但完成,染上了大夏子民的鮮血,到時候大夏王朝必然會付出慘痛代價。”

    “只不過,這樣做法,要犧牲匈奴國皇室罷了。”

    “戰爭爆發,大音寺,小緣寺,上行密宗可藉此機會,前去度化怨魂,一來可得佛門功德,二來可假借東渡,至於扶羅王朝與朕的大金王朝,只需要下一道聖旨。”

    “處死匈奴國高層,以平天下百姓之怒,再換一批匈奴貴族上位,簡單無比。”

    大金帝王十分自信,同時也將匈奴皇室當做工具一般,在他眼裡,匈奴皇室就如同他養的一群狗,需要的時候就利用,不需要的話,隨意宰殺。

    “阿彌陀佛。”

    “上蒼有好生之德。”

    “貧僧還是希望大夏王朝能為天下蒼生,不起戰事。”

    老僧開口,一副悲憫天下的感覺。

    而大金王朝的皇帝,眼神平靜,但內心滿是鄙夷。

    如若說孔家做事囂張,有些不擇手段,那是因為孔家膨脹罷了,但孔家畢竟是聖人世家,很多事情上面,孔家還是理智,除了個別一批人外,大多數還是有良知的。

    可佛門不一樣,這群人才是真正的大恐怖,他們懂得隱忍,只求最終結果,不惜耗費百年時間。

    所以各大王朝忌憚佛門,不是佛門有多強,而是佛門的度化能力,勝過儒道十倍百倍。

    想要進入儒道,還必須要先會讀書,認識字,有文化,才能進入儒道。

    而且儒道彼此之間,互相看不起互相。

    佛門不一樣,只要你說信佛,你就是佛門弟子,倘若你說你不信佛,那只是你愚昧罷了,需要我來度化。

    如果度化不了。

    那就讓佛祖來度化你,至於怎麼見佛祖,心裡有數就好。

    大金王朝本來是不可能讓佛門入駐,可帝王的貪慾起來了,就沒有什麼不可能的。

    為了長生。

    為了續命。

    只要不是拱手讓江山,他們都願意。

    不多時,老僧離開。

    大約半刻鐘後,一道身影也緩緩走進大殿當中。

    這是大金王朝三皇子。

    “兒臣叩見父皇。”

    “願父皇萬歲萬歲萬萬歲。”

    三皇子走了進來,他滿頭銀髮,英武不凡,穿著青銅甲冑,散發出強大的氣息。

    年輕且充滿著朝氣。

    “景兒。”

    “立刻通知禮部,改制禮法,讓刑部出面調查大金孔府,看看有無貪贓枉法之事。”

    “如若查清,一律嚴辦。”

    大金帝王開口,直接要查辦孔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