七月未時 作品

第九十六章:歷史長河,古今一切帝顯照,化龍魂護山河,國運昌盛!

    大夏京都。

    原本以為,這件事情基本上到此為止了。

    可沒想到的是,在最後一刻,齊齊木還是忍不住找顧錦年麻煩。

    雖然齊齊木沒有說什麼狠話。

    可眼中的挑釁,不言而喻。

    他恨透了顧錦年。

    恨死了顧錦年。

    恨不得將顧錦年挫骨揚灰,吃其肉飲其血,這就是齊齊木的想法。

    只是,他做不到,也不能這樣做。

    這裡是大夏王朝,不是他的匈奴國。

    他只能看著顧錦年囂張。

    可就在這最後一刻,顧錦年又說了九個字。

    又整出么蛾子來了。

    “犯我大夏者。”

    “雖遠必誅。”

    簡簡單單九個字,卻將顧錦年精氣神全部道出,這一刻他沒有任何顧忌。

    齊齊木和木哈爾離開,兩國之間必然會開戰,永盛大帝更是直接將匈奴人留下來了,其目的不就是想要研究匈奴人?

    研究他們的戰術,研究他們的體魄,等研究透了,再讓匈奴拿一筆銀子贖人,或者是未來開戰,大夏有將士被俘,可以互相換人質。

    不管如何,這位帝王已經做出了選擇。

    自然而然,顧錦年也毫不客氣,道出大夏王朝的意志。

    此言一出。

    滿堂震驚。

    百姓震撼,不由讚歎一聲,不愧是鎮國公教出來的孫兒,當真是血性十足。

    這些將士們,聽到這話後,更是一個個激動不已,他們望著顧錦年,這一刻顧錦年贏得了他們的尊重。

    贏得了這些將士們的尊重。

    至於文武百官們,在這一刻是徹底沉默了。

    鎮國公生了個好孫兒。

    是真的生了個好孫兒啊,這一刻他們內心是羨慕,發自內心的羨慕。

    羨慕鎮國公,為什麼能生出這樣一個好孫兒?

    而木哈爾卻拉住了齊齊木,他以武道真氣傳音,望著齊齊木,幾乎是用低吼的聲音訓斥。

    “閉嘴。”

    “不要在挑釁他了。”

    “你當真想死嗎?”

    木哈爾氣的快要吐血了。

    這個大皇子當真是蠢的不行,就不能閉嘴嗎?老老實實的閉嘴嗎?

    就非要嘴賤這一下?

    很快樂嗎?

    你有病嗎你?

    九字落下。

    霸氣無雙。

    木哈爾還沒來得及繼續開口。

    只聽,一道驚呼之聲響起。

    “你們看,這是大乾帝王。”

    驚呼聲響起。

    人們齊齊將目光看向天穹。

    大夏京都上空,一道身影出現,身穿黑龍袍,是一箇中年男子,相貌英武,這是大乾帝王。

    曾經差點一統中原的存在。

    那個時候,扶羅王朝是大乾王朝的附屬國,那個時候大金王朝還不過是一群蠻夷居住之地。

    只可惜的是,大乾帝王早逝,後代又無能,發生了巨大的動亂,得罪了世家門閥,結果不可一世的大乾王朝,分崩離析,扶羅王朝乘此機會崛起,撈了不少好處。

    可對於中原百姓來說,大乾帝王,這個人象徵太大了,被譽為千古一帝。

    正是因為如此,後代儒者皆認為皇帝就應當如此,而且所有皇帝也夢想著能成為大乾帝王,亦或者是說,超越大乾王朝。

    開疆擴土,百姓富饒,萬萬人之上,無一人之下。

    可以說,大乾帝王已經成為了一個象徵,大乾王朝也是東荒無數君王一直想要追求的目標。

    如今。

    天穹之上。

    大乾王朝的真靈顯世,這如何不引來震撼?

    “黑龍袍,這是大乾帝王啊。”

    “怎麼可能,這麼多年前的帝王,都感應到了嗎?”

    “顧錦年到底有什麼神力,先將大夏太祖復甦,再將大乾帝王復甦?”

    “犯我大夏者,雖遠必誅,此番言論,引來這片土地的君王復甦了。”

    人們好奇,不知道這到底是怎麼回事,可突兀之間,有人出聲,道出了可能性。

    下一刻。

    這天穹之上,浮現一道又一道身影。

    每一位身影,都身穿龍袍。

    他們聳立在天穹之上。

    這些人,都是這片土地的君王,曾經他們在這裡掌握皇權,為這天下,開創盛世。

    每一位都是可歌可泣的帝王,每一位也都是人中之龍。

    一道。

    十道。

    百道。

    千道。

    歷史長河似乎出現,一位位君王出現,當顧錦年這句話說出後,他們浮現身影,目光當中,睥睨一切。

    古今一切帝顯照。

    這太過於震撼了。

    木哈爾,齊齊木,這些匈奴貴族看到這一幕,幾乎是肝膽欲裂啊,他們惶恐,這種血脈的壓制,讓他們恐慌不已,渾身汗毛豎起。

    中原帝王全部顯照,這般的情景,他們何時看過?

    所有帝王的目光,都充滿著高傲,充滿著高高在上,這一刻他們彷佛感覺,這些帝王在俯瞰著自己。

    就如同天上的真龍,俯瞰地下的螻蟻一般。

    一種難以言說的感覺在心中滋生,是自卑,是恐懼,更是一種絕望。

    而隨著這些帝王的出現。

    大夏京都也徹底陷入了死寂。

    古今往來,這片土地的帝王,以另一種方式歸來。

    他們注視著匈奴人,眼神當中是睥睨,也是漠視,是高高在上,更是一種倨傲。

    從古至今,他們內鬥再嚴重,也輪不到外族人入侵,也輪不到外族人在這裡指手畫腳,更何況跑過來踩一腳?

    配嗎?

    爾等配嗎?

    大乾帝王的目光,落在了顧錦年身上。

    他只是一道印記。

    天地之間的印記。

    可在這一刻,他卻看向顧錦年,彷佛真正復活一般。

    更是引來一片驚呼。

    甚至就連顧錦年有些咂舌,他感受到對方的注視,彷佛對方真的復活一般。

    但顧錦年沒有說什麼,而是朝著這位大乾帝王作禮一拜。

    後者的目光逐漸收回。

    緊接著,那眼中的睥睨,縱橫四海,他身後所有的君王,也顯得神采飛揚,霸氣無雙。

    “犯我中原者,雖遠必誅。”

    這一刻,大乾帝王傳來聲音,時隔無數年,他們的聲音,再一次響徹此地。

    這一刻,所有君王齊齊怒吼。

    這一刻,天地變色。

    黑雲瀰漫整個天穹,電閃雷鳴,視覺上極其恐怖,同樣也震撼人心。

    在如此恐怖的光景之下。

    大乾帝王化作一條五爪金龍,沒入了這片土地當中,沒入了大夏國都當中。

    而大夏皇宮之上,一條金龍盤現而出,金龍百丈,盤旋在皇宮上空。

    這是大夏國運。

    在這一刻,有九枚龍珠環繞,這九枚龍珠代表著大夏九道天命氣運。

    可隨著大乾帝王化作金龍,湧入大夏京都後,大夏國運得到了提升,雖然不是巨大提升,但實實在在以肉眼可見,百丈金龍再一次蛻變了。

    剎那間。

    一位位君王化作金色真龍,沒入大夏國都,他們雖然已經死去,可他們的魂魄,還留在這片土地,守護著中原百姓。

    這一幕,使得無數百姓落淚。

    雖然他們未曾見過這些君王,但他們知道,自己體內流淌的血脈,是中原血脈。

    無非是王朝更替,歲歲年年人不同罷了。

    一道道金色龍影沒入國都當中。

    金色國運蛻變可怕。

    到最後大夏國運金龍,徹底暴漲至五百丈,在天穹之上,閃爍光芒,映照京都一切。

    “吼。”

    龍吟之聲響起,震耳發聵,令大夏百姓更加興奮與激昂。

    可這道龍吟之聲,在匈奴人耳中,卻充滿著恐懼與害怕。

    誰能想到,最後一刻還會發生這種事情?

    永盛大帝望著這一幕,他已經不知道該說什麼了,他內心喜悅,發自內心的喜悅啊。

    自己登基之後,得到了無數謾罵,世人都說自己是篡位而來的。

    可自己要告訴天下人,自己雖是篡位而來,但自己更適合這個皇位,是自己父親選錯了人。

    所以他不斷努力,勵精圖治,有朝臣辱罵自己,自己沒有說什麼,有人抨擊自己,自己只能去改。

    這些憤怒,自己只能獨自一人嚥下來,因為他要做一個好皇帝,做一個讓世人滿意的皇帝。

    而想要成為這樣的皇帝,就必須要有功績,讓天下人看到。

    而現在,這個大大的功績出現了。

    古今往來所有帝王都認可了大夏,雖然大夏不是自己開創出來的,可現在是自己當朝啊。

    這不就是間接性認可了自己的管理?

    好好經營一番,這就是美名啊。

    自己這個外甥,當真是好的不行。

    當真是好的不行啊。

    永盛大帝這一刻是無比喜悅,同時他又有些感慨,為什麼顧錦年不是自己的孫子?

    這要是自己的孫子,直接扶持他當皇帝,想都不想,排除一切隱患。

    而此時。

    一些聲音也逐漸響起。

    “君王化龍魂,佑我大夏昌盛啊。”

    “自古以來,國運代表著王朝盛衰,國運強大,則王朝盛世來臨,若國運弱小,則王朝衰敗在即。”

    “古今往來一切帝王因世子這九字感應而出,犯我大夏者,雖遠必誅,這是我中原人的傲骨,也是我中原人的血性,故而這些帝王出世,認可大夏啊。”

    有人議論著,道出原因,說明這種情況。

    告知百姓,這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。

    “這片土地,有太多的故事,我等的血脈,從未更變過,這些帝王,一直在注視我等,今日他們聽到了世子之聲,他們認可世子之言,用最後的餘光,來守護我大夏王朝。”

    “守護我中原百姓。”

    “世子殿下已完成儒道三不朽立功也,可稱半聖。”

    這一刻,蘇文景的聲音響起,他很高調,也很直接,認為顧錦年已經完成儒道三不朽之一的立功。

    他喚醒的不僅僅是帝王之心,更喚醒了大國之心,喚醒了百姓心中的熱血。

    這一日之後,大夏王朝必然全民激昂,士氣無雙,踏平匈奴國不在話下。

    無非是需要時間罷了。

    這樣的功績,足以稱得上是立功。

    聖人三不朽。

    顧錦年還未及冠,就已經完成,這是潑天的功勞,稱呼一句顧半聖,絕對沒有任何抹黑之意。

    當然這只是美稱。

    無數人驚愕,蘇文景給予的評價太高了,但不可否認的是,顧錦年配得上。

    文武百官,靜靜望著龍魂,他們極其清楚,國運提升有多難,又有多誇張。

    顧錦年之前寫了那麼多千古詩詞,也提升了一小部分的國運,可這一小部分的國運,壓根就不多。

    但現在不一樣了,金龍有五百丈,是之前的五倍,雖然國運不是根據龍魂體積來計算,可大夏國運至少增強了一倍有餘。

    這是什麼概念?

    即便是收復十二城,也不會增加這麼多國運,除非踏平匈奴國,不然的話,絕對不可能增加這麼多國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