七月未時 作品

第九十章:迎公主,竊國運,疑案重重,各方謀算平【求月票】

    不能拖泥帶水,免得再發生類似的情況。

    所以十一天斬立決,快是快了,但在那個時候,也屬於合情合理的事情。

    “原來是這樣的啊。”

    “爺爺,柔兒明白了,那柔兒先走了。”

    楊寒柔沒有回答楊開的問題,她也不知道蘇文景為什麼這麼做,得到答案後,直接離開。

    “恩。”

    “回書院注意點。”

    “對了,寒柔,這件事情不管有沒有什麼蹊蹺,要謹慎一點,你一個女兒家家,萬不可亂參與什麼事。”

    楊開提醒一句。

    雖然不知道蘇文景是什麼意思,但無緣無故從刑部取來卷宗,當做課業給這些學生,顯然是有其他目的。

    若是牽扯一些不該牽扯的事情,會惹來麻煩,而大夏書院的學生,不是權貴就是名門望族,真要牽扯進來了,誰都不敢動。

    “明白了爺爺,先走了。”

    楊寒柔點了點頭,便快速離開,回大夏書院與眾人匯合。

    待他們走後。

    一則密報也快速送來。

    “尚書大人,邊境密報。”

    隨著官員入內,楊開立刻接過密報,展開閱讀後,臉上露出篤定之色。

    的確,如孔家說的一模一樣,匈奴王殺了那些將領,釋放俘虜一百多人,派使臣與大夏交涉,同時欲求和親。

    得到密報,楊開也不囉嗦,第一時間趕往相府。

    需要跟李善商議一二。

    兩刻鐘後。

    楊開一路火急火燎,來到相府之後,也沒有囉嗦,將密報遞交給李善。

    後者仔細觀閱,隨後沉默不語。

    “相爺,此事您覺得如何?”

    望著對方沉默的表情,楊開不由出聲詢問,看看對方是什麼態度想法。

    “若只是和親,並無大礙,是一件好事。”

    “只是匈奴國意圖絕對不止和親這麼簡單,這件事情你奏報時,千萬要謹言慎行,否則若是出了什麼差錯,倒黴的便是我等。”

    李善開口,他也看不懂,但對於和親他很支持,犧牲一個女人,換來大夏的安定,這是一件好事。

    只不過就是,匈奴國大費周章,付出這麼多代價,就是為了迎娶一位公主過去?

    這有些不太符合常理。

    可問題是,想不到別人再計算什麼,只能先答應下來,但還是要慎言,萬一真出了什麼事,和親屬於你促成的,回頭清算肯定找你麻煩。

    “下官明白。”

    楊開點了點頭,他心裡也清楚,只不過他更清楚的是,大夏絕對不能開戰。

    絕對不能。

    得到了李善的同意,楊開也就沒有什麼廢話了,直接朝著皇宮趕去。

    他沒有任何遲疑。

    帶著密報,前去大夏皇宮。

    而此時。

    皇宮內。

    養心殿。

    魏閒站在一旁,述說著京都內的一些事情。

    “陛下,文景先生已經佈置課業,不少權貴也已經開始著手調查卷宗案件。”

    “世子殿下去了一趟刑部,楊尚書孫女也去了禮部。”

    魏閒開口,認真述說。

    “恩。”

    永盛大帝點了點頭。

    而他面前,也赫然擺放著五份一模一樣的卷宗。

    是蘇文景挑選的卷宗。

    此時,一旁的魏閒忍不住開口。

    “陛下,讓世子等人去調查這件事情,是否有些.......”

    魏閒出聲。

    他是皇帝親信,知道的事情很多,對於張明案他也有些記憶,這案子有可能牽扯一件很大的事情,具體是什麼他不知道。

    但讓顧錦年他們去調查這件事情,就有些......問題。

    “讓他們吃個虧是好事。”

    “錦年也好,大夏學子也罷,他們需要磨練。”

    “再者,一群未及冠的孩童,即便真惹了一些事,又能如何?”

    “朕此意,就是要讓他們吃個虧,否則的話,被族人保護,有朝一日遲早會出事。”

    永盛大帝淡淡開口。

    這件事情的確有很大疑處,他要借顧錦年等人的手,去調查這件事情,因為這件事情背後牽扯到了很多勢力,文臣武將,世家望族,這些都有所牽扯。

    即便身為皇帝,他都無法調查這件事情,可顧錦年等人不一樣,他們是權貴的後代。

    讓他們來打破缺口,是一件好事。

    打破缺口就行,其餘的他會來處理,當然如果條件允許的話,永盛大帝希望這群人吃個虧。

    吃個大虧。

    不經磨難,怎能成才?

    “陛下,萬一鎮國公?”

    魏閒繼續開口,如此說道。

    “鎮國公已經答應了,他樂意看到這一幕。”

    “沒有人不希望自己後人成才,錦年自幼便在錦衣玉食之下,享受世子的待遇。”

    “前段時間為民伸冤,是一件好事,可他還是破壞了規矩,朝廷有朝廷的規矩,天下有天下的規矩。”

    “他這是做了一件好事,否則的話,他這般的行為,滿朝文官早就要來彈劾他了。”

    “他需要磨練,由朕來好好磨練他。”

    永盛大帝站起身來。

    顧錦年所作所為,站在百姓角度來說,是一件好事,站在讀書人角度來說,也是一件好事。

    可問題是,他太肆無忌憚了,年輕人有傲氣是一件好事,可如若能更圓滑一點,更聰明一點,這樣更好。

    將刀鋒藏在敵人看不見的地方,關鍵時刻給予致命一擊,這才是聰明人。

    可顧錦年卻將刀鋒時時刻刻擺在面前。

    所以他需要親自教一教顧錦年一些道理。

    雕刻一下顧錦年這塊璞玉,否則按照這種性子下去,早晚要出大事。

    鎮國公也是這個意思,蘇文景也是這般的想法,故而三方意願達成一致想法。

    設下此計。

    “陛下聖明。”

    “若是世子殿下破了此案,那就可喜可賀了。”

    魏閒出聲道,誇讚了一句。

    “破不了。”

    永盛大帝搖了搖頭,斬釘截鐵道。

    不過末了,他又說了一句。

    “若破了這案,那就真要封侯了。”

    這句話有點呢喃,可一旁的魏閒聽進去了,眼中不由閃過一絲詫異。

    也就在此時,劉言的聲音在外響起。

    “陛下。”

    “禮部尚書楊開求見,說是邊境有密報送來。”

    隨著聲音響起。

    永盛大帝走出玉案,而魏閒也立刻將桌上的卷宗收起,放在一旁。

    “宣。”

    永盛大帝淡淡開口。

    很快,楊開的身影出現。

    他快步走進大殿,而後直接將密報呈上。

    “臣楊開,拜見陛下。”

    “邊境傳來密報,還望陛下觀閱。”

    楊開出聲,沒有囉嗦什麼。

    當下,劉言將密報接過,遞給永盛大帝。

    打開密報,只是一眼,永盛大帝便看完了密報內容。

    “和親?”

    養心殿內,永盛大帝也有些好奇了,說實話如若不是這份密報來自楊開,他真覺得這是造假的。

    大夏雖然勇猛無雙,但如若真與匈奴開戰,雙方都不會有什麼太大的好處。

    只是這次完全是箭在弦上,匈奴國逼著大夏開戰,身為馬上的皇帝,永盛大帝自然不會軟弱。

    可沒想到的是,匈奴國居然言和,不但言和,該賠償賠償,該道歉道歉,這就很反常,而且一切目的,居然只是為了和親。

    “陛下。”

    “臣認為,此事臣認為有些蹊蹺。”

    楊開出聲,雖然他是想說止戰就好,可這件事情的的確確有些蹊蹺,若自己不說,回頭真出了什麼事,倒黴的就是自己了。

    所以到底同意不同意,看皇帝的意思。

    畢竟匈奴國姿態放的極低,說句不好聽的話,人家做的仁至義盡,朝廷出於任何目的,這仗大不了。

    “蹊蹺?”

    “何來的蹊蹺?”

    永盛大帝看著楊開,淡淡詢問道。

    “匈奴國如此放低姿態,只為和親,臣認為有些古怪,只是臣想了許久,也想不出原因,還望陛下恕罪,臣愚鈍。”

    楊開很賊,不管知道還是不知道,反正說出來就是不知道,讓皇帝自己去揣摩。

    反正不能背鍋。

    “既然如此,那明日朝會再議。”

    永盛大帝淡淡出聲。

    既然沒話說,那就不用說什麼了,明日再議。

    “陛下。”

    “臣認為,無論對方是何意,其實止戰最好,可以讓戶部兵部安寧一段時間。”

    “畢竟如若僅僅只是想要和親,臣認為問題不大,畢竟外嫁一位公主,算不得什麼事。”

    楊開出聲,雖然他知道這些話不能說,可看陛下沒有直接答應,他還是忍不住提起一句。

    如今,兵部,戶部,工部都已經開始做事了,早點停下來,可節省一大筆不必要的開支,也可以使得兩國安靜下來。

    免得節外生枝。

    “明日朝會再說吧。”

    永盛大帝出聲。

    他沒有囉嗦什麼,這麼大的事情,還是要等朝會再議。

    “遵旨。”

    見永盛大帝這般,楊開也就沒有囉嗦什麼。

    “派人去邊境,與匈奴國交涉,看看到底是什麼意思。”

    不過永盛大帝還是這般開口。

    “臣領旨。”

    聽到這話,楊開眼中閃過一絲喜色,顯然永盛大帝也算是同意這件事情了。

    畢竟僅僅只是和親,就能化解兩國戰爭,還能得到不少好處,這無論如何都不是一件虧本買賣。

    永盛大帝自然心動,只不過就是覺得匈奴國這樣做沒有任何必要罷了。

    很快,楊開退出大殿。

    永盛大帝也沒有做什麼,回到玉案面前,讓魏閒取來奏摺開始審批。

    只是這第一份奏摺,便是東南海島地區的事情,海寇,貿易等事情。

    如此。

    一直到亥時。

    天色早已昏沉。

    匈奴國王庭。

    兩道身影立在王庭內。

    匈奴王以及一名中年儒士。

    “王上,已有消息來報,禮部尚書已經會見大夏皇帝,可靠消息,大夏有意和親。”

    中年儒士滿臉笑容,望著匈奴王。

    聽到這話,匈奴王沒有太大變化,而是望著這中年儒士道。

    “孔儒。”

    “迎娶大夏公主,當真可以借來大夏國運?”

    匈奴王望著中年儒士,如此詢問道。

    是的。

    匈奴王面前之人,正是孔家大儒。

    不過這並非是什麼很奇怪的事情,孔家門生布滿天下,匈奴國,扶羅王朝,大金王朝,中洲王朝,幾乎所有勢力都有孔家人的影子。

    聖人後代,龐大無比。

    雖然正統在大夏,可隨著孔家歷經無數年,他們早就明白雞蛋不能放在一個籃子的道理。

    孔家的正統後代,也逐漸去了各國發展,倘若大夏皇帝當真狠下心,將孔家人屠殺乾淨,那麼血脈最正統的孔家人,將會開闢新的正統府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