七月未時 作品

第七十二章:寶體境,立言之說,古今往來第一仙靈根顯!

    大夏王朝。

    已是深夜。

    對比京都百姓的甜美睡夢。

    京都秦王府內,卻顯得無比壓抑。

    望著玉案面前的卷宗,李遂有些頭疼無比。

    而堂內,也有數十名謀士,正在翻看各類卷宗。

    李遂很難受,他現在擁有大夏王朝的監國之責。

    這是一件好事。

    可快活了沒幾天,一大堆麻煩便堆積過來。

    最大的三個問題。

    讓他頭疼不已。

    永盛大典要不要撰寫?這可是老爺子目前最在乎的一件事情,也是儒道最關心的事情。

    大夏王朝是一統十國而來,可根基不穩,需要文化大統一,修建一部古今奇書,紮實文化。

    這件事情,前朝其實就已經開始準備了,只不過開國初始,百廢待興,民生最為重要,精神上的東西,還是比較虛的。

    故而立下意,但沒有施行,這也是太祖當年最懊悔的事情。

    江山打下來不是一件難事。

    守住江山才是一件難事。

    如今看似太平年間,可文化戰爭與經濟戰爭可是已經打起。

    經濟戰爭還好,大家彼此發展,也沒有特別大的貿易來往,可文化戰爭不一樣,這就是儒道。

    爭奪的是正統。

    拋開第一聖人世家有子嗣之外,其餘三大聖人世家,可謂是你爭我鬥,尤其是最後一位聖人,扶羅王朝與大夏王朝爭了多長時間?

    而這永盛大典,就是定民心之書。

    也可以叫做開元大典,當時定的是開元大典,後來架不住百官要求改名,所以就改成永盛大典了。

    只是撰寫永盛大典,前前後後所需要五千多萬兩白銀。

    國庫目前存銀四萬萬兩白銀,之前是五萬萬兩,撥了一萬萬兩白銀到江寧郡去修繕家園,賑災不需要這麼多銀子,但重建家園一萬萬兩白銀完全不夠。

    若不是抄了不少家,外加上以工代賑,不然的話,國庫所有存銀都不夠拿去修繕一郡之地。

    這剩餘的四萬萬兩白銀,其中有兩萬萬兩白銀絕對不能動用,當做軍需銀存儲著。

    防備隨時發生的戰爭。

    多餘的兩萬萬兩白銀,六部都眼巴巴的盯著,那個部門不缺銀子?

    他雖有監國之責,可上面給的銀子,就八千萬兩白銀。

    五千萬兩白銀拿去撰寫永盛大典,可眼看著馬上軍費要開始撥了,兵部天天派人過來催債。

    大夏軍費,也足足八千萬兩白銀。

    也就是說,有五千萬兩白銀的空缺。

    想要暫時挪一下,上面死活不答應,戶部不是不給,是老爺子死活不同意。

    李遂怎可能不頭疼?

    上面是兩件事情。

    第三件事稍微簡單一點,大夏,扶羅,還有大金王朝已經達成共識,互派學子交流。

    這幫學子來大夏以後,住的地方,和書院需要不需要花銀子?

    大夏自稱國力強盛,人來了你不可能給人家住差的吧?包括吃喝一類,肯定要往最好的來。

    不然豈不是丟臉了?

    可修建書院和住處,下面人報的價格,也讓他頭疼,一千四百萬兩白銀。

    一分錢都不能少。

    不是不可以省,而是面子工程,只能多不能少,少了這事就辦不好,這事辦不好,自己這個監國也就成了笑話。

    老爺子一直盯著,太子的人也盯著。

    讓他心煩意亂。

    其實說來說去就是一句話。

    銀子。

    缺銀子。

    大夏國庫很缺銀子。

    能動用的銀子就那些。

    而且更讓他緊張的還有一點,那就是自家這個老爺子,好像想征戰了。

    大夏過了十二年平靜的生活,如今也算是養精蓄銳了一會。

    老爺子的心思,他其實心裡明白。

    不就是十二城的事。

    想要奪回來。

    換做以前,李遂絕對是雙手雙腳支持,畢竟又不是自己當家。

    可等到自己當家後,李遂頭就疼了。

    沒有銀子打仗。

    也打不起仗,這要是一打,一個月可能就是大幾千萬兩白銀丟水裡,萬一打個半年,國庫直接就是赤字。

    打個一年,直接回到開國前。

    邊境十二城,靠近扶羅王朝,真要開打,扶羅王朝絕對會暗中援助,所以不能興兵。

    唉。

    “你們就沒有一點辦法嗎?”

    想到這裡,李遂直接將桌上的奏摺丟了出去,望著自己的幕僚,神色煩躁。

    看著李遂發怒。

    眾幕僚有些沉默,一個個眼中露出畏懼。

    不過還是有人開口,看著李遂道。

    “殿下。”

    “其實無論殿下怎麼清算,無非總結便是國庫缺銀。”

    “永盛大典不可怠慢,兵部軍費也不可怠慢。”

    “外加上修建書院等等,前前後後,方才屬下也算過,缺銀六千萬兩左右。”

    “若從國庫取銀,肯定是下策,不過屬下有一個建議,不知殿下願聽否?”

    幕僚開口,想到了個主意。

    “快說。”

    聽到有主意,李遂頓時來了精神。

    不管主意是好是壞,最起碼總比自己現在六神無主要好。

    “殿下,您還記得,永盛三年至永盛五年,國庫欠銀之事嗎?”

    幕僚開口。

    剎那間,眾人眼中一亮。

    而李遂卻不由微微皺眉,他知道這個事情。

    永盛三年至永盛五年,大夏王朝許多地方遭遇旱災,有妖怪作祟,也有其他問題,導致國家稅收相差極大。

    而為了穩定朝廷,自己老爺子縮減各大皇親貴族俸祿,以及百官收入,同時施以仁政,減稅借款,幫助各地解決困惑。

    “你的意思是什麼?”

    李遂看著對方,有些好奇。

    “殿下。”

    “自殿下監國之後,屬下便查過此事,屬下發現,當初借銀之人數不勝數,而七年來,還款之人,卻是少之又少。”

    “前前後後大概有兩萬萬兩白銀在外。”

    “拋開各地巡撫不說,光是朝中百官,外加上其他王親貴族,湊出個六千萬兩,不是什麼難事。”

    “倘若殿下願意,從這件事情下手,一來陛下也不會說什麼,本身便是有借有還。”

    “二來,也可以維持原樣,不耽誤任何一事,永盛大典繼續撰寫,兵部軍費也能照常放下,還能獲得兵部支持。”

    “再來,上文院也能建造而出,還是漂漂亮亮的建出來,可謂是一舉三得。”

    “既能解決殿下現在的心頭之慮,還能適當削減太子勢力,就不知殿下何意。”

    對方開口。

    的的確確想出了一個妙招。

    其餘幕僚紛紛驚歎,心中也不斷稱讚著。

    可這位秦王殿下,卻沒有太高興,反倒是皺緊眉頭。

    “國庫欠銀之事,本王知曉。”

    “你所提議的,倒也不錯,可若是真的施行下去,只怕本王要樹敵無數啊。”

    李遂自然明白這個道理。

    他說的沒錯,用欠銀來彌補現在的問題,追繳欠銀本身就是一件功勞,順便還可以削減太子的勢力。

    並且完成自己的政績,這肯定是一舉三得的好事。

    可問題是,你去追繳人家銀子,人家不恨你?

    上至皇親貴族,下至大夏百官,基本上一半都欠國庫銀子,真要一個個討要,不被人嫌棄才怪。

    別看大家對自己恭恭敬敬的,拋開身份不談,不就是大家沒有任何利益衝突嗎?相反自己出手闊綽,結了不少人脈。

    一切都是看在銀子的面上。

    可有一天,自己上門追繳欠銀,人家絕對要把自己十八輩祖宗給罵死。

    剛監國就把主意打到他們頭上?

    這要是當了皇帝那還不得了?

    這才是主要問題,不然他早就想到了。

    “殿下,這也是眼下唯一的辦法了。”

    後者低著頭。

    又不想得罪人,又想要錢,這天底下那裡有這種好事啊。

    “算了,算了,這件事情先放一旁吧。”

    “大夏詩會籌備的如何了?”

    李遂搖了搖頭,不想繼續談論了。

    這事情也不可能一下子解決,只能從長計議。

    兵部催歸催,也不急這兩天。

    至於永盛大典,現在還在撰寫,無非是老爺子希望趕緊撰寫出來,想要加大工程。

    但也不急這兩日。

    大夏詩會是當前最重要的事情,這事必須要辦漂亮來。

    “回殿下,大夏詩會選址已經確定,在摘星宮,目前所有事情都已安排妥當。”

    “不過,各國俊傑翹楚,目前還不知道安排在何處。”

    有人開口,給予回答。

    “安排在同文館不就行了嗎?”

    “這有什麼考慮的?”

    李遂隨意道。

    “殿下,上次大夏詩會,扶羅王朝的人就在同文館鬧事,這一次同文館館主已經拒絕了。”

    “京都內倒是有一家書院想要迎客,只是扶羅王朝的人已經發來信件,大致意思是,要麼去同人館,要麼去大夏書院居住。”

    “我等也去問了文景先生,文景先生並無意見。”

    他開口道。

    而李遂卻不由皺眉。

    “一群蠻人,還挑三揀四。”

    他忍不住罵了一句,對扶羅王朝的人,充滿著厭惡。

    很不喜。

    “再與同文館館主談一下,儘可能不要安排到大夏書院,免得鬧出什麼是非。”

    “倘若同文館館主真不讓的話,那就安排到大夏書院。”

    “不過,安排一千大夏精銳到大夏書院去,維護秩序,這幫人特意挑大夏書院,肯定是沒安好心。”

    “讓這些精銳,日夜巡邏,配合我大夏儒生,嚴禁這幫人亂來。”

    “還有,再吩咐一句,讓帶兵的注意,大夏書院只有一個人說話好使,那就是本王的兄弟,顧錦年。”

    “他不開口,就聽文景先生的,文景先生不在,就聽那些大儒的。”

    “無論如何,秩序維護好,別鬧出什麼亂子,真鬧了,必須要保護我兄弟。”

    “當然,最好的結果,還是讓同文館收下這幫外來人。”

    “行了,你們都回去休息吧。”

    “本王乏了。”

    李遂將事情吩咐下去後,轉身離開,回去睡大覺。

    而此時此刻。

    大夏書院。

    夜幕星辰。

    宿內。

    顧錦年盤腿坐在床榻上。

    古樹上的武道果實,也紛紛墜下。

    三十六枚武道果實,化作三十六顆蛟龍寶丹。

    隨著每一顆蛟龍寶丹入體。

    顧錦年肉身便發出嗡嗡之聲。

    他運轉盤武至尊功,一口洪爐在體內凝聚,將蛟龍之血全部煉化吸收,化作滾滾能量,似江河一般,在體內奔騰滾動。

    吞服到第十顆時,顧錦年有一種極限的感覺。

    不過盤武至尊功沒有極限這個說法,顧錦年倒也狠,強忍著不突破,硬生生熬煉肉身。

    吼。

    清微的龍吟之聲響起。

    肉身龜裂,一寸一寸,但破裂之地,綻放紅色光芒,很快又被大量血氣彌補。

    吞服到第二十顆,體內的筋脈,都發生了質的改變,每一條筋脈當中,氣血湧動都彷彿江河一般。

    洶湧澎湃。

    吞服第三十顆,已經到了極限中的極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