愉悅與愉快 作品

第八百九十八章真正的危險份子

“只要這世上還有一個人被餓死,那麼所有吃飽飯的人,都有罪。”

“我也有罪。”

“不過是罪有大小之別。”

“貴人們犯下的罪孽最重,所以需要用死來抵償這一切。”

原來如此,這一回楚千秋總算是明白了,為什麼王求魔會得出這樣偏激的結論。

因為他走進了道德主義的死衚衕。

“王兄,沒有人生來就有罪,哪怕他出身帝王將相,哪怕他享受錦衣玉食。”

“只有一個人的所作所為,才能稱得上是罪。”

“道德與義務是有邊界的,不相干的人,無須為遠方的災難負責任。”

“一個在江州勤勤懇懇的農夫,他難得地飽餐了一頓,那這個農夫對於風州的饑民有什麼需要承擔的責任嗎?”

“一個雨州的紡織女工,若她技術出色,成了小康之家,也不該有什麼罪過。”

“一個地主,一個豪紳,一個武館的教官,若是他們有罪,也應該他們對於農夫,學徒犯下的具體罪責,而不是揹負遠方的責任。”

“如果我要審判王榮,也是因為他對於佃戶欺壓盤剝,而不是因為風州的饑民。”

“因為人人揹負這樣沉重的道德責任,只會推導出一個結論。”

“人生而有罪。”

楚千秋能夠明白王求魔的理論推導。

他的理論其實很簡單,如果每一個人類都應該是相愛的同胞,每一個生命都是寶貴的,那麼佔有財富卻沒有用這些財富來幫助的人,就應該負有道德責任,要為他們的不幸負責任。

最終推導出人人有罪的結論。

有錢意味著有罪。

因為你在這個世上,總能找到吃不飽的人,總能找到比你更悲慘的人。

那麼其他過得好一點的人,就等於是有罪的。

因為他沒有規定道德的邊界與義務,空間與地點。

他進行了無限的道德要求,得到了一個荒謬絕倫的答案,以及行動準則。

在無限的道德要求,人人有罪。

人人有罪該怎麼辦,全部殺光。

簡單明瞭。

這就是佛魔看重他的原因,雙方在理論上達到了一致認同。

人不是神明,也不應該認作神明,你不能用這樣無限的道德要求去審判他人。

“所以我不能同意你的觀點。”

“儘管我很欣賞王兄對百姓的愛護。”

“但如果你走向極端的話,我會親手取下你的人頭,以表敬意。”